且行且歌唱 環保經濟潛力不可估量
欄目:行業動態 · 發布日期:2014年4月16日 · 作者:中成泵業
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閉幕,李克強總理在論壇上指出,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結構調整中環保正逐漸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保證經濟在合理區間內運行的重要因素。
博鰲亞洲論壇已舉辦十二屆,是聚焦亞洲、放眼世界的一個重要平臺。環保問題在這次的論壇再次提出,這不僅僅有利于促進環境保護的力度,同時也會帶動環保產業的發展。其實在3月21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會議中,李克強總理就提出,要積較發展風電、核電、水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大力推廣分布式能源,發展智能電網,尤其是要著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
環境保護由不得我們去考慮,據中國環保部發布信息顯示,今年1-2月,全國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僅為37.6%和60.3%;3月,多地再次出現空氣重污染狀況:北京、保定、濱州、邢臺、唐山、廊坊達嚴重污染級別,河北石嘴山AQI(空氣質量指數)一度“爆表”超500以上。愈加嚴重的大氣污染狀況,既是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同時也蘊藏著推動經濟增長的巨大機遇。
據了解,去年8月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再從更直接的意義看,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大范圍霧霾天氣持續在全國各地肆虐,其“罪魁禍首”-PM2.5與工業企業、發電站和供熱廠的燃煤關系密切。目前我國已經初具支撐煤炭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的主要關鍵技術,并實現了一批示范項目的建設和成功運行,未來大力推廣已經能夠對中國霧霾問題的解決形成關鍵支撐。
今年,中國政府準備投入2萬億元治理水污染,投入1.7萬億元治理大氣污染。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記者會上透露,“十二五”前三年,中國環保投入每年以2000億元以上的幅度增加,2011年投入6026億元,2012年8253億元,2013年預計超過1萬億元。整個“十二五”期間,全社會環保投入預計將超過5萬億元,其中包括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和社會的投資。
作為對比,2014年預計完成投資額度與2013年的環保投入差不多,也將超過1萬億元。環保業內人士表示,政府將會越來越重視環保,也將會產生會更多的資金投入環保。由此可見,節能減排與經濟增長并不是一對矛盾,相反,如果能充分發揮“無形之手”的作用,輔以“有形之手”的適當引導,環境治理不會可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提供強勁支撐。
上一資質:
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近日將出臺下一資質:
2014年全球潤滑油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