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14日召開“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張明倫表示,國家將在今明兩年和“十三五”期間分步建設納入規劃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其中在建工程總投資規模為6000億元左右。
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司長高俊才表示,重大水利工程要講究科學,科學決策和提高效率要結合起來。據介紹,目前172項工程中,有一些工程技術相對簡單、對環境 影響不大或者移民工作量少的,會加快審批。“在工作過程中,各部門要進行充分的研究,要把科學決策放在首位,要論證工程環境影響、移民占地、節能情況、林 地占用等,保證科學性。”高俊才說。
除此之外,高俊才還強調重大水利工程的節水問題:“一滴水從它的出發地到目的地,經過的路徑 有長有短,有些甚至長達上千公里。要統籌考慮好最先一公里水源和最后一公里灌溉渠道,還有中間N公里。要防止重水源輕渠系、重骨干輕配套以及防止重規模輕 效益等問題的發生。172項工程中有很多重點水源工程,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把重大農業節水工程放在第一位,注重田間節水,大力推廣高效節水技術。” 他強調:“建工程特別是調水工程要先節水、后調水,先環保、后通水,先生態、后用水,要按照這個原則把節水、環保、移民等等前置工作做好。”
據高俊才介紹,按照規劃,我國“十二五”末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將達5000萬畝,實際上,到去年底,已經發展到7000萬畝,估計到“十二五”末,可能要 超過1億畝,完成規劃目標的兩倍。他表示,國家發改委和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要求成立了重大水利項目審批部際協調機制,在保證科學決策的同時提高審批效率, 進一步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