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9日)上午,廣州市選出的省十二屆人大代表,在廣州開展為期3天的集中視察。廣州市水務局副局長吳學偉,在談到廣佛跨界河涌整治方案治理工程的進展時稱,“今年年底,111個項目中有98項開工,約占88%。而到明年初前要全部開工。”
據介紹,廣佛跨界水污染核心區域廣州市范圍內主要包括荔灣、白云、花都、從化共4區(縣級市)。主要河流(涌)就有流溪河、石井河、花地河共16條,其 中珠江西航道、前航道、白坭河共3條水質可維持在Ⅳ類至Ⅴ類之間,花地河為Ⅴ類,流溪河上游從化太平斷面水質為Ⅲ類,其余包括石井河等在內的10條河涌水 體仍為劣Ⅴ類。
吳學偉表示,目前,廣州已制定了詳細的廣佛跨界河涌整治方案。“今年年底,111個項目中有98項開工,約占 88%。而到明年初要全部開工。”吳學偉表示,像白云區的石井河,將建設污水管道273公里,建設石井河截污渠箱46公里,新建石井凈水廠與環城高速初雨 廠,擴建石井污水處理廠二期初雨設施,“這一系列建設預計會在3年內完成。完成后,將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5萬噸/天,初雨處理能力90萬噸/天,石井河的 水質有望擺脫劣Ⅴ類,與珠江水水質看齊。”
座談會上,有代表對廣州2016年才能完成廣佛跨界河整治,比省政府規定的“2015 年珠三角消除劣Ⅴ類水體”足足推遲了一年提出疑問。對此吳學偉回應說,廣州治理河涌污染有不少歷史遺留問題,包括規劃和用地等,處理這些問題的難度比工程 建設本身要大,“2015年全部完成我們確實做不到,但消除污染源,例如搬遷一些工廠和種植場等是可以實現的。”
治水成效如何誰來評價?吳學偉表示,廣佛跨界河涌治理要“做一條、成一條”,治理后用數據量化,由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
如果到2016年有的河涌還完不成治理任務該咋辦?吳學偉表示,將按照程序對不能按期完成任務的“河長”進行問責。